产品分类

PRODUCT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PI纤维的发展简史

点击次数:1887    发布日期:2018-06-04   本文链接:http://www.pibomo.com/news/806.html

      **次关于聚酰亚胺纤维的报道出现在1966年,美国杜邦公司在1968年发表**个聚酰亚胺纤维的专利。20世纪70年代,美国阿约翰公司成功纺制出聚酰亚胺2080纤维,简称PIM2080,该纤维制造工艺简单,具有优异的耐高温、电绝缘和抗辐射性能。目前美国阿约翰公司只生产浓度为35%的纺丝液,输往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纺丝。

      20世纪80年代中期,奥地利Lenzing AG公司推出了世界上*早的商业化聚酰亚胺纤维——P84纤维,它的化学结构和聚酰亚胺2080纤维相同,其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较低,只能作为耐高温材料。随后,法国Phone—Poulence公司也制备出一种具有优异阻燃性能的聚酰亚胺纤维,命名为Kennel一235AGF,主要特征是不燃、不熔、受热不收缩,有很强的机械强力,耐酸,耐有机溶剂。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6FDA为代表的含氟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因对多数气体组分的分离效果而受到重视,日本德山曹达株式会社以及东洋纺绩株式会社对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科学家在聚酰亚胺主链中引入吡啶环单元,使得聚酰亚胺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分别达到了5.8GPa和285GPa,是目前世界上强度**的化学纤维。

      1995年,Frank等以2,2’一二甲基一4,4’一联苯二氨(DMB)和3,3’,4,4’一联苯四酸二酐(BPDA)为单体在对氯苯酚中一步法合成聚酰亚胺溶液,通过干喷湿纺得到聚酰亚胺纤维。
我国1962年开始生产聚均苯四甲酰亚胺,用于漆包线。1966年后,与聚酰亚胺相关的薄膜、塑料、黏合剂、泡沫、纤维等相继被开发出来。20世纪70年代,中国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和华东化工学院率先采用干法纺丝工艺小批量生产聚酰亚胺纤维,后来由于市场原因停产。基于聚酰亚胺纤维的优异性能及相关领域发展的需要,国内在70年代中期又恢复了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工作,目前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东华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都有对聚酰亚胺及其纤维的研究。2006年,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成功开发一种具有高强高模、耐辐射、耐高温、优异热氧化稳定性能的聚酰亚胺纤维,其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都超过了Kevlar一49水平。2010年,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长春高崎聚酰亚胺材料公司合作开展了耐高温聚酰亚胺纤维的产业化工作,成为国内**具备从原料合成到*终制品全路线生产能力与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所得到聚酰亚胺纤维综合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备了产业化生产的条件。201 1年,江苏奥神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东华大学采用干法纺丝技术自主开发聚酰亚胺纤维并成功试产,这一新型纤维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高效捕捉PM2.5颗粒。

      由于生产成本和技术原因,真正实现商业化生产并销售的耐高温聚酰亚胺纤维只有奥地利Lenzing AG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的P84纤维和我国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轶纶纤维。美国和日本均未见聚酰亚胺纤维的商业化产品,俄罗斯已有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报道和应用实例,但无法达到连续化生产。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56 2585 3063